一、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基础理论扎实,能够从事建筑学科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一)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具备坚实的建筑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并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学习、分析和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现代建筑理论和方法,同时具备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具备从事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和建筑设计以及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城市设计等工作,能胜任建筑设计、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具备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位点介绍
建筑学学科创办于1987年;2002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建筑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并获批甘肃省特色专业,是甘肃省内及兰州以西地区第一所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院校;2018年获得建筑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东南大学与永利集团签署“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协议并挂牌,其中《东南大学永利集团关于加强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将共同推进甘肃和西部地区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推进历史环境中的城镇规划设计方法合作研究,共同研究城镇和乡村历史文化网络,构建完整的区域城镇文化遗产系统,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为建筑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与机遇。
本学科依托甘肃多元的地域研究优势,立足国家西部发展战略,以“双一流”、省部共建、省级特色专业等平台为支撑,以多学科融合为切入点,在地域建筑、建筑史学与遗产保护、建筑技术、城市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培养具有建筑设计视野和素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建筑设计与理论。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客观规律和创造性构思,建筑设计的技能、手法和表达。研究团队立足西北地区的特殊域情,在探索建筑空间形态特征、风格及建筑本土化设计方面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
2、建筑历史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研究中外建筑演变的历史、理论和发展动向,中国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及其与建筑本土化的关系,以及影响建筑学的外缘学科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交叉运用。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地域建筑创作、传统聚落、乡土建筑与历史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工作;对地方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记录和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
3、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特质空间与城市意象特色空间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设计。探索城市建筑地域性特色重塑和城市特色空间表达,研究城市文脉传承与发展的空间命题与标志性特色空间建构;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城市设计研究。本方向在甘肃地域传统村镇形态研究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4、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方向。主要研究反映人类文明成就、技术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建筑遗产的保存、修复和再生利用等,涉及艺术史、科技史、考古学、哲学、美学等一般人文科学理论,也涉及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科学、环境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
5、建筑技术科学。主要研究与建筑的建造和运行相关的建筑技术、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建筑设备系统、智能建筑等综合性技术以及建筑构造设计等。针对西北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研究以及建筑节能等方面开展研究。
三、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学习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公司产品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提倡不同学科的专、兼职导师组成学科群体进行联合指导,配合导师,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二)硕士学位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规定的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四、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1)地域建筑设计 (2)乡土建筑设计 (3)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 |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
(1)河谷型城市设计 (2)历史城镇形态研究 (3)西北乡土聚落研究 |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
(1)丝路建筑遗产保护 (2)西北民族传统建筑保护 (3)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